微信公众号

学历教育

教务教学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28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申报”

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5年度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遴选的通知》安排,结合《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民字[2024]1号)要求,学校拟组织开展2025年度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申报工作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课程类别

包含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和非学历教育课程。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以受众面广、使用量大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为主,兼顾其他专业延伸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鼓励各高校申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交叉学科重点领域,特别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新兴领域和紧缺专业领域建设的新课程。

(二)非学历教育课程。以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职业能力提升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主,兼顾其它提升受教育者专业素质、文化水平的各类进修、研修、辅导等教育课程。鼓励各高校申报贴近企业、行业继续教育需求,紧跟产业技术革新,体现“小微精”特色的非学历教育课程。

二、申报数量

普通高校申报数量不超过4门,且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需符合《山东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学科分类表》(附件1)要求。强化非学历教育课程建设,适当提高非学历教育课程遴选比例。

每个教学单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与非学历教育课程各限报1门。

三、课程要求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法治教育、劳动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等要求,传承科技创新,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促进学习者德技并修。

(二)突出继续教育特点。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产业变革新需求,体现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贴近企业和行业教育实际。遵循继续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融合知识、能力与价值观培养,倡导先进教学理念与创新方法,支持项目式、案例式、模块化与数字化等多种学习方式,注重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任务和实践案例组织教学。

(三)内容前沿、科学严谨。课程体系完整,教学设计科学,教学目标与对象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应体现学科特色,反映前沿成果,融入实际应用与职业案例,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

非学历教育课程应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反映新方法、新技术、新规范,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合理设置模块化项目与任务,配备多元、动态更新的数字资源,科学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与创新潜能。

(四)建设形式多样,视频质量高。课程须符合《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建设技术要求》(附件2)。合理运用人工智能与现代媒体技术,实现资源直观生动、形式多样、原创性强、制作精良、富有艺术感染力,切实提升学习效果。各知识点(技能点)应配有相应视频、动画、虚拟仿真、课件等教学资源,以及测验、作业和考试等教学活动。

(五)课程水平先进,应用效果良好。课程选课量大、实用性强、易于推广,教学实践反馈良好,能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习者知识水平、综合素养或实践技能。申报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原则上须经两个学期或教学周期的建设与完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及国家急需领域课程可适当放宽周期要求),且目前仍在使用、效果良好。

(六)课程社会形象良好,无不良记录。须确保无意识形态问题,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著作权规定,课程团队成员无违法违纪及违反师德师风行为。

(七)其他要求。课程须为近三年建设且本单位原创或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数字化课程,并承诺入选后五年内持续共享与更新。五年内已入选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和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的不得重复申报,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格。以往申报未通过但经实质性改进并经过一个完整教学周期实践的课程可再次申报。

此次申报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仅限于我校继续教育管理平台中供成人学生学习的课程。

四、申报要求

(一)上报材料

1.课程基本资源(含课程简介、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教学大纲、作业习题、教材及参考资料和课程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录像等资源)。

2.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政治审查意见(附件4)、《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申报表》(附件5)和《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申报信息汇总表》(附件6)。

(二)时间安排

9月23日-28日:教学单位遴选推荐,报送推荐课程名单;

9月29日-30日:继续教育学院给课程负责人分配账号;

10月1日-10日:课程申报人报送材料(课程资源上传平台、附件表格发送邮箱);

10月11-12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

10月13-15日:拟推荐课程根据专家意见修改材料;

10月16日:上报教育厅申报材料。

(三)工作要求

1.请各教学单位认真组织好申报和审核把关工作,按照《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遴选标准》(附件3)做好推荐工作,并按申报设定要求及限额排序申报,于9月29日将拟推荐课程的《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申报信息汇总表》(附件6)扫描件和word版发送至邮箱,并电话联系继续教育学院教务科确认报名情况,电话8985566。

2.继续教育学院分配账号,课程申报人于10月10日前登录山东省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系统(https://sdjxjy.sdou.edu.cn/sourceHome),按照操作手册(附件7)上传课程资源,进行课程设计与申报,同时将《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政治审查意见》(附件4)签字盖章后的扫描件和word版、《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申报表》(附件5)申报人签字后的扫描件和word版发送至继续教育学院教务科邮箱。

3.学校根据申报情况组织专家评审,择优推荐4门课程上报山东省教育厅。

4.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遴选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对申报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成员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相关政策要求。

 

联系人:李老师,办公室:厚德楼1307房间,电话:8985566

邮箱:335105822@qq.com

附件:1.山东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学科分类表

2.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建设技术要求

3.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遴选标准

4.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政治审查意见

5.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申报表

6.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申报信息汇总表

7.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遴选平台用户操作说明